新闻中心

“行进中国”大学生就业创业故事

刘统一:有底气在创业浪潮中创造价值

5月7日,对于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研究生刘统一来说,只是简单而平凡的一天。上午10时许,当刘统一到创业会客厅2号窗口咨询知识产权事宜的时候,迎面向他走来一个人,特别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,刘统一不敢相信,他揉了揉眼睛:没错,是李克强总理!>>>详细

河北经贸大学创业团队打造社交服务平台

陈文强是河北经贸大学2011级公司金融专业学生。他3年多前创办的“菜鸟快递收发室”,如今发展成为注册资金300万元的“乐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”。“步步走来,我觉得最有意义的莫过于会聚有梦想的人做成有挑战的事。”陈文强这样对记者说。>>>详细

郭鑫:“90后”大学生的创业传奇

大学尚未毕业,他就创立多家公司,估值过亿,缔造了一段在校大学生创业传奇。作为青年创业典型,他荣获2015年“中国青年五四奖章”。他就是南开大学大四学生郭鑫,一位敢闯敢拼的四川小伙儿。>>>详细

大学生创业“小群体”释放大能量

近日召开的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,教育部公布了全国大学生创业率——2%左右。这看似“势单力薄”的小群体,其实代表着许多有想法、敢于尝试、充满无限热情的青年学生。在浙江财经大学,同样活跃着一群“富一代”。>>>详细

80后大学生推动工业园转型升级

本来有着平稳收入职业的河北肥乡县“80后”大学生张龙,闲暇之余开起“网店”。如今,他自己经营的渔具网店年交易额超过亿元,还担任河北省最大综合性电子商务园区的总经理。今年园区的交易额保守估计也将达二三十亿元,为农业大县工业园区转型升级趟出一条新路。>>>详细

1月31日,刘博雅在他的草莓大棚内摘除草莓株上的枯叶,查看草莓生长及成熟度。

刘博雅:“做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”

来自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的刘博雅,2013年从阜阳师范学院毕业后,找到了一份工作,但并不满意。半年后,刘博雅萌生了回家创业的念头,想法得到了“发小”李登殿的支持。他俩共同筹资1.5万元,在老家阜南县租地搭起了3个塑料大棚,种上草莓,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旅。>>>详细

三个85后学生的互联网创业故事

“创业容易守业难,支撑我们走到今天的经验就两条:一是互联网思维,二是走出象牙塔。”无论是通过线上线下平台让新鲜果蔬从田间地头直达用户手中的“爽吧果园”创始人申建广,还是西北最大网络订餐平台“飞饭”创始人王志鹏,抑或是风靡北京的“西少爷”肉夹馍联合创始人袁泽陆,面对记者提问,这几位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创业的“风云人物”给出了出奇一致的回答。>>>详细

1月16日,刘记虎骑来三轮车,帮助一起创业的大学生“新农人”林则忠运蔬菜。

刘记虎:山乡创业天地宽

来自山东单县农村的刘记虎,大学就读养禽与禽病防治专业。今年26岁的他大学毕业后几经波折来到福建闽侯农村,成为一名山乡创业的“新农人”。刘记虎曾经先后在北京、江苏常州的两家农园工作过,对农园应为消费者提供生态、健康食材的理念很是认同。在妻子的支持下,刘记虎于2013年开始创业,在闽侯县关山村搞起了土猪养殖

 
版权所有:Copyright 1999-2015 南京现代科技学校网络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.
南京现代科技学校